今天是访学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繁忙的一天,iask请来了六个教授为同学们教授课程,匈牙利的潘诺尼亚大学的老师及中国和柬埔寨留学生介绍潘诺尼亚大学的学校专业设置和奖学金设立情况。
上午由Dr.Dimitar为我们介绍了巴尔干半岛和巴尔干化:对定义和历史的简短概述,通过四个方面分析了巴尔干半岛问题,首先是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动态,接着是巴尔干在欧洲与亚洲地图上的特殊地理位置,然后是巴尔干地区的官方定义,具体通过一带一路以及欧洲列强企图控制巴尔干半岛地区遏制中国石油运输来降低中国发展速度,最后是巴尔干化的介绍还有东方主义与巴尔干化性质之间的区别。紧接着来自潘诺尼亚大学的Dr.Annamaria为大家讲了走出原生环境进行对外贸易以及在当地进行贸易两者之间的区分,并且举了麦当劳在印度成功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对外经贸时要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契合当地人的需求才能取胜。影响贸易成功与否的因素大致可分为语言、社交联系、宗教文化、价值体系这几点。结束课程后同学们与潘诺尼亚大学的教授、同学共进午餐,讨论了中西方学习的异同之处。
短暂的午餐茶歇后,进行下午紧凑的课程学习中,来自波恩大学的教授Janos Bogardi为大家带来了水资源面临的全球挑战及其对全球影响和区域影响。结束该课程后,一些同学与教授进行了热烈地交流。紧接着开始了下一场关于历史学家对在中欧进行贸易时的建议的课程,由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Attila Pok为大家进行讲解,通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奥旬帝国版图的变迁史,观察匈牙利在版图中大小的变化以及被殖民统治的情况,人口变革与宗教信仰改变和英雄主义和寻找替罪羊心情影响下民族情感对于贸易情况的论述。来帮助商人与中欧国家进行顺利交易,避免因为政治问题影响商业发展。结束该课程后,iask国际关系处主任Aniko女生为同学们讲解了跨越中欧和东亚的全球价值链,分别利用了通过雁阵理论、竹顶模型与微笑曲线建模所得出的理论数据详细分析并解读了东亚的品牌与公司在中欧本土产生的竞争以及其对中欧市场的改变。特别指出了中国在与中欧贸易往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在第八届中国与中欧国家经济会议中提及的农业、贸易、交通、旅游、文化及中心银行联合等方面期待永续发展。
最后由潘诺尼亚大学的博士教授Andras Nagy为我们带来了来自中欧前景的全球文化趋势分析与探讨,从建筑、音乐、文学、电影发展、剧院文化几方面讲述了匈牙利的古老历史底蕴,以及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使得新文明得以出现并发展,并且提出了每个人由于社会背景经历不同,生长环境不同,都可以成为新文化的创造者。
晚上7点30分,Iask研究中心的教授们和大家一起共进晚餐,晚餐是在一家特别具有民族特色的地下古城堡中进行,大家品尝了传统的匈牙利美食,和当地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畅谈,在愉快的聊天中结束了整个在克赛格的行程,大家在今天的访学日记中这样写道:
关潇潇:
今天是我们在匈牙利的最后一天,明早我们将启程去往维也纳,也就是奥地利的首都,一座具有很多年历史的城市。今天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一天,因为今天总共有七场lecture,是我们整个访学行程中安排最满的一天,从早上9:00一直到晚上7:00才结束。今天十分的辛苦,但也学到了很多,我们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与教授,有来自知名院校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还有来自IASK中心的主任,他们为我们讲解了全球化贸易以及中欧的历史文化发展等等。在最后一场lecture结束后,我们颁发了证书,一一与IASK中心主任进行合影,我们便来到了地下用了晚餐,他们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我们边用餐边愉快地交谈,It’s a really nice day.
戴柯星:
访学的最后一天,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从多角度深入了解欧洲尤其是东欧国家的历史,作为曾经世界的中心,匈牙利在世界版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早上的讲座开始,从一带一路倡议中到巴尔干半岛的贸易,作为曾经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如今在欧洲处于比较边缘的地带的特殊背景下,以罗马尼亚等国为代表,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在经济贸易,文化旅游,艺术交流等多方面有开始深度合作的可能性,这也为我的专业学习提供更多的思路,让我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更深层次的融入学习。作为物流专业大三的我来说,毕业论文的角度可能会从东欧物流问题研究作为切入点。下午的讲座中,不仅仅简单从国际贸易入手,教授们从更深层次的文化根源进行分析解释,分析奥匈帝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多种文明的互相影响。也启发了我做研究、做学术的时候,不能仅仅浮于表面,更要沉下心来,认真分析会影响发展的深入原因。从这十几天的访学经历中,从一开始的刚刚能听懂教授们分享的知识,到今天可以深入了解教授们分享的知识的背后逻辑,也会在课后积极读文献,不断丰富自己,从一开始小心翼翼不敢用英语对话,到今天勇于在课程上和教授进行互动,在课后积极和教授们进行研究探讨,这一些些变化都是整个访学团带给我的,悄无声息,但是我看到了我自己的成长,同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不仅从知识的广度和宽度,等回国之后,我将更努力地学习,在学习好英语的同时,更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孙世圆:
今天是在克塞格访学的最后一天,也是整个欧洲之行学习的最后一天。今天也算是特别充实的一天,我们从早上到晚上听了七个演讲。上午我们来到欧洲之家以后,Dimitar Nikolovski博士给我们讲述了巴尔干和巴尔干化的定义和历史的简单介绍。巴尔干半岛可以被定义为东南部的一个地区。教授还介绍了文化历史地缘政治特征:1、它是其他的欧洲 2、在最东南部,是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桥梁 3、它成为了战场,并被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两大帝国统治了几个世纪。罗马作为一个“拉丁”国家,希腊是一个“地中海”国家,克罗地亚成为了“欧洲中心”的国家,“不再属于巴尔干”。市场计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所有的国际市场上标准化相同的混合,另一种是根据每个目标市场调整营销组合。教授还提出了如何改变这类情况,如从地理、历史、技术、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逐步入手。午饭过后我们还有四个讲座,今天真的是特别忙碌。一小段茶歇后我们开始了下午第三场讲座。结束这一整天忙碌的听课生活,我们和当地的学生一起共进了晚餐。
陈雨晴:
学术交流团的最后一天是充实的,它拥有比往常都满的课,比往常都吃的迟的饭,同时我也比往常都摄入了更多知识。上午由iask研究员讲述了巴尔干半岛的故事,他的一些定义以及历史。随后pannonia教授讲了International Marketing. 通过学习让我了解到多元化的形成,国际化的优点,以及我们走向国际化要准备的前期事项等等一些我们都有所听闻但不深入了解的相关热点问题。吃过丰盛的午餐后,小憩一会进行接下来的课程。波恩大学教授讲述了全球性挑战及其对全球后果区域的影响,iask高级研究员讲述关于如何在中欧开展业务,iask国际关系主管讲述跨越中欧和东亚的全球价值链以及潘诺尼亚大学教授讲述了关于中欧观点的全球化趋势。通过这些讲座我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在之后在校的日子里要更加多方面的摄入知识,做一个国际化的人。长达半个月的学术交流团即将结束,通过这半个月收获很多,也愿将来的我们能够得尝所愿!
王溢秋:
今天是在克塞格的最后一天了,现在码着字,这两天做过的事,见过的人都浮现在眼前。第一天到“小山村”的时候还是有点失望的,开玩笑的说是来“变形”了,但是最后一天在这里打这些字的时候,我觉得真的很荣幸能来到这里。今天的课从10点开始,一直到上到了19:30,原来今天才是最tough的日子。JánosBogárdi博士讲了全球性挑战及其对全球后果的区域影响,AttilaPók教授从历史学家的角度讲了如何在中欧开展业务,AnikóMagasházi博士讲了跨越中欧和东亚的全球价值链,AndrásNagy博士讲了中欧观点的全球文化趋势,从这几节课的学习中,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和自以为是,然后明白了学习多样化的重要性。午饭后,我和同学去了克塞格的邮局,我们寄了画着当地建筑的明信片回国,一瞬间的多愁善感啊,总是在这样的小事中感到生活的美好。晚饭是自助餐,吃了美味的食物,拿着香槟碰杯,最后的晚餐十分精致。最高兴的是认识到了Eszti,总是默默的帮我们,迁就我们,是一位人美心善的小姐姐。
施文:
今天的克塞格依旧寒冷。上午9:45坐在被暖气包围的教室里,陆陆续续的来了几位在这里学习的研究生,他们来自世界各个不同的国家,但都同样渴望新的知识。来自iASK的研究员Dimitar Nikolovski带我们了解了巴尔干半岛的定义和历史,从中可以发现这里的留学生与老师有着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这必然能够获得更多课堂之外的东西,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下午直至晚上,我们分别听取了几位博士教授对相关论点的研究与分析,global challenges,Global value chains crossing central Europe and East Asia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how to do business in Central europe;全球文化贸易;欧洲文化,欧洲势力争斗和演变;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帝国的强盛和衰败。可能每位教授的讲座时间只有不到一个小时,但从他们每个人的讲解中获得很多不曾知道的知识,也包括他们的分析思路,受益匪浅的同时能深刻体会到自己知识储备的缺乏,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学习了。最后Aniko Magashazi博士分别为我们每一个人颁发了证书,两天的时间,我们收获的不仅是这张证书,更多的是证书之外的知识。晚上,我们在Sigray会议室与国际学生与教授共进晚餐,伴着特意为我们准备的美食香槟,我们与教授老师们交谈,每一个人都特别随和,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虽要结束,但我想我会一直记住在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在克塞格,经历的所有冷暖。虽是离别,但也来日可期。
陆渡舟:
今天是我们在克塞格学习的最后一天,也是学术交流团访学的最后一天,心中有万分的不舍,连平时觉得略显无聊的课程,也变得恋恋不舍起来。今天上了满满一天的课,从上午九点上到晚上七点半,共有七节不同的课,有不同的专业导师为我们授课,虽然很累,但是真的是收获满满,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感到了自己学识的匮乏。在结束这次交流学习之后,回国一定要好好学习知识,学无止境。今天先后了解了阿尔干半岛的历史 pannonia大学的老师和中国留学生为我们介绍了他们学校的学习生活。 用完午餐,Bogardi博士为我们详细分析了global challenges,由于我是学习过国际贸易,所以对这堂课特别有收获。马不停蹄的,iask的研究专家 attila为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how to do business in Central europe的课,这对我专业非常有用,感谢atila学者,让我对欧洲市场有了深入的了解。短暂的休息之后,iask的另外一位老师:Aniko Magashazi为我们解答了Global value chains crossing central Europe and East Asia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并拿三星和苹果公司举了例子。Pannonia大学的另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英语发音非常的标准,给我们介绍了全球文化的贸易。大家都听的非常津津有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做有趣事情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短暂的,不知不觉都快天黑了,我们结束了疲惫的一天,去参加iask研究机构精心为我们准备的告别晚宴,晚宴上大家和教授老师们畅所欲言,表达了感激之情,教授们也对我们发出真挚的邀请,邀请我们再次来到美丽的克塞格交流学习。
张世康:
今天是5月7日,也是我们停留在匈牙利的最后一个晚上,坐在床头,恍惚间又回到了今天清晨,亲爱的老师携着我们一二三四五,虽然多绕了一点路,但也算是到达了目的地。刚开大门,迎接我们的就是一张张灿烂的笑容,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早晨的一个微笑,在古堡上课,也算是别有一番风味,最让我们开心的事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中国学生给我们上课,俗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份外亲,下课后,我们互相拥抱以示问好。中午饭后,我们又开始了新的课程,是关于欧洲历史,为我们讲解的是个权威级教授,虽然是个权威教授,但却一点也感受不到威严,反而和蔼可亲,之后,我们被邀请晚餐,这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是晚会。好了,晚安,匈牙利。
张弛:
2019年5月6日,欧洲访学团的最后一天了,我们也经历了这一趟访学最为充实的一天,接受了来自各地名师的悉心指导之后迎来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午餐来支持我们下午的奋斗,到了晚上,校方为了我们举办了一场践行会,来了许多当地的学生,他们都十分友善,我们攀谈盛欢,就这样我结束了这一趟为期半个月的欧洲之行。
钱宇超:
今天是我们在克赛格访学的最后一天,也是我们本次交流访学的最后一天。刚来的时候会因为环境饮食交流等等的问题而出现一些困扰,但是真的到了要走的一天还是有很多不舍的。今天的课程是我们来这边安排的最满的一天,也能够看得出,当地校方希望我们在临走前一天能够学到更多文化以及知识,让自己的欧洲之行不留遗憾。除了课堂的教学安排,还精心为我们准备了当地的菜肴,让我在食用西餐中,体会到西餐的魅力与文化,在与学生教授交流中,彼此感受到了身处异乡的温暖。
郑锴:
今天的日程排得非常满。上午的讲座提及到了巴尔干化以及巴尔干半岛的边境划分或是模糊或是清晰,随即又引出巴尔干半岛的历史以及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对其文化的影响。下午则提及水资源的研究。随即又引出欧洲的历史以及历史上国家的边境,文化的相互影响……总而言之,侧重点分散在历史,文化,音乐,艺术,地理对上述所有点的影响和反作用这些人文研究上。或许也只有先了解这些,才能进而开展商务活动。
程铖:
今天是在匈牙利的最后一天,明天的我们将启程去奥地利的维也纳。今天也是知识充满大脑的一天。早上由Dimitar Nikolovski(iASK研究员)为我们讲述了巴尔干和巴尔干化的定义和历史的简短介绍。开始时见识短浅的我连巴尔干都没听过,经过研究员的讲解才勉勉强强知道一些。第二场会议是由Pannonia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带我们了解了Pannonia大学。吃完午饭后的第一场会议由波恩大学教授JánosBogárdi博士具体讲述了全球性挑战的一些内容,第二场则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AttilaPók为我们讲述了中欧关系的相关知识,之后又有教授讲述了跨越中欧和东亚的全球价值链,中欧观点的全球文化趋势等等。每一个新的会议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新的知识。教授提问时,我们才完完全全应了那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也得像海绵一样不断的汲取新的知识,没有满足的时候。
摄影/陆渡舟 文字/戴柯星 倪参丹